基因解码,扫描二维码,了解基因,拥抱健康
基因解码 扫描二维码 了解基因,拥抱健康
佳学基因,扫描二维码,实时分享疾病解码案列
佳学基因 扫描二维码 实时分享疾病解码案列
基因矫正,扫描二维码,开启基因病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矫正 扫描二维码 开启基因病最新研究进展
消息中心 查看更多 ×
王镛斐基因检测

王镛斐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个人介绍:硕士生导师。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秘书和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秘书兼内镜组组长。长期从事以鞍区肿瘤为主的各种颅脑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硕士和博士分别师承李士其教授和周良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基础和临床研究,神经内镜应用的解剖与临床研究,神经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2001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神经外科学习神经内镜和锁孔技术,回国后积极开展神经内镜临床和解剖研究工作,目前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脑窥镜辅助显微外科学习班”和“中国垂体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主要负责人,已经举办了十六届全国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学习班和四届全国垂体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参与授课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还有:《全国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学习班》、《神经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全国颅底外科学习班》和《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学习班》,内容涉及垂体瘤等鞍区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和神经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发表论著和参与著作编写三十余篇(部)。曾获200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擅长: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经鼻蝶入路、锁孔入路和内镜技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颅底脊索瘤等颅底肿瘤,以及脑积水。学术或社会任职: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秘书 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秘书。获得荣誉:2002年华东地区神经外科会议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 2006年上海市神经外科年会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获200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六完成人 2005年复旦大学支援西部医疗建设先进个人 《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新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王镛斐 —— 专家简介
个人介绍:硕士生导师。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秘书和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秘书兼内镜组组长。长期从事以鞍区肿瘤为主的各种颅脑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硕士和博士分别师承李士其教授和周良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基础和临床研究,神经内镜应用的解剖与临床研究,神经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2001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神经外科学习神经内镜和锁孔技术,回国后积极开展神经内镜临床和解剖研究工作,目前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脑窥镜辅助显微外科学习班”和“中国垂体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主要负责人,已经举办了十六届全国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学习班和四届全国垂体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参与授课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还有:《全国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学习班》、《神经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全国颅底外科学习班》和《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学习班》,内容涉及垂体瘤等鞍区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和神经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发表论著和参与著作编写三十余篇(部)。曾获200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擅长: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经鼻蝶入路、锁孔入路和内镜技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颅底脊索瘤等颅底肿瘤,以及脑积水。学术或社会任职: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秘书 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秘书。获得荣誉:2002年华东地区神经外科会议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 2006年上海市神经外科年会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获2004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六完成人 2005年复旦大学支援西部医疗建设先进个人 《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新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咨询电话:400-160-1189

招商热线:010-52802095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8号

jiyinjiema@163.com    102206

Copyright©2015-2045  京ICP备16057506号-2   设计制作:佳学基因基因解码基因检测信息技术部